目标今年超越星巴克 瑞幸咖啡赴美申请IPO 最高融资1亿美元
尽管成立才一年多,目标挑战星巴克的瑞幸咖啡就启动了上市步伐。当地时间22日,瑞幸咖啡向美国证监会递交IPO申请,最高融资或将达到1亿美元,而星巴克的最大主动投资者,贝莱德也帮助瑞幸获得美国主流投资者背书,为美国资本市场IPO做最后冲刺。
招股书显示,瑞幸咖啡本次上市寻求以LK为代码在纳斯达克交易,由瑞信、摩根士丹利、中金和海通国际承销,计划最高融资或将达到1亿美元,但这只是用于计算注册费用的初步登记额,实际IPO融资规模可能高于或低于这一水平。另外,作为星巴克的最大主动投资者及第二大基金管理公司股东,贝莱德也将投资瑞幸咖啡,帮助瑞幸获得美国主流投资者背书,为美国资本市场IPO做最后冲刺。瑞幸咖啡在成立的一年多来快速攻城略地,目前已经成为传统咖啡市场的搅局者和国内成长速度最快的独角兽。而瑞幸咖啡也一度放出豪言,目标在今年超越星巴克。
而业内认为,瑞幸咖啡能够迅速扩张,离不开“烧钱”与融资。数据显示,这是瑞幸咖啡自2017年成立后的第四轮融资。最近的一次融资就在上周,瑞幸咖啡完成1.5亿美元B+轮融资,全球最大资管公司贝莱德所管理的私募基金投资1.25亿美元,瑞幸咖啡投后估值达到29亿美元。市场甚至称瑞幸咖啡为第二个OFO。因为快速扩张和补贴模式,让人质疑,瑞幸的烧钱战略能走多远,是否会步共享单车小黄车后尘。不过对此瑞幸咖啡申请ipo,瑞幸似乎并不同意。
数说:瑞幸真的能叫板星巴克吗?
瑞幸咖啡的价值到底高不高呢?让我们用数据来说话。营收方面,瑞幸2019年一季度的营收已经达到2018年全年的一半。但它目前面临的总债务为10.8亿元,其中8.48亿元为短期债务。在获客成本方面, 一季度获取新客的成本从去年同期的103.5元降低到16.9元。但它的用户增长率随着规模变大而放缓,2018年第四季度,瑞幸咖啡的新增用户为650万人,2019年第一季度,新增用户为430万人。从成立之初,瑞幸咖啡就将目标对准星巴克,但业内分析,二者在获客成本和营销费用上 存在较大差距。2018年,瑞幸咖啡目标是开店和获取新用户,全年亏损16.19亿元,其中市场费用达7.46亿,占总收入的88.8%,截至2018年年底,用户数目为1259万人。2018财年,星巴克市场费用及成本为101.7亿美元,占总收入为41.2%。2018财年,星巴克拥有1530万会员,比去年增长15%。并且,星巴克会员数还只是所有用户的一部分。
IPO是不是独角兽企业们的“速效救心丸”?
投资者喜欢用动物 描述资本市场,牛市熊市,鸽派鹰派皆是如此。而独角兽,则是投资者对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高科技私有化公司的统称,这个称呼显然寄托着投资者 对这些公司的期待。然而,随着一大批独角兽公司亏损连连,缺少清晰的盈利模式,市场也不禁疑问,IPO是否真能解决这些公司存在的的问题?
作为最早的独角兽企业之一,亚马逊在1997年IPO上市。之后,随着互联网大行其道,并且智能手机开始流行,全球的独角兽公司开始爆发式增长。美国的谷歌、脸书,中国的阿里巴巴和腾讯这样的明星公司,都是这波浪潮的受益者。
不过,这样的成功并不是谁都可以复制。据显示,美股中12家已上市、或可能上市的独角兽公司去年合计亏损140亿美元,累计亏损则达到了470亿美元。这些企业的服务,从叫车服务到办公租赁,经常会大幅打折,以加速市场规模增长。其中,有的公司缺少经济规模,有的缺少核心竞争力,没有清晰和独到的经营模式是这些独角兽企业的软肋。任何人都可以租办公室,不是只有WEWORK。有钱就可以造共享单车,不只是摩拜。
由此,市场对于企业“通过资本运作,烧钱快速扩张,以亏损换市场”的经营模式开始质疑,这种没有难以盈利的模式真的能够走到最后吗?
有分析人士认为,“烧钱扩张”原则,目的是征服“赢家通吃”的市场,或者简单地说,就是为了寻找金矿而进行快速的土地掠夺。但随着企业规模扩张的同时,长期亏损的不利状态也通常“如影随形”。也有分析认为,如果没有清晰的盈利模式,“烧钱扩张”的商业模式最终将会和企业的长期亏损形成恶性循环。与此同时,来自新晋同行与老牌巨头的竞争压力,也会让不少独角兽企业在销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利润率无法持续提高。而这些瑞幸咖啡申请ipo,都不是依靠IPO就能简单解决的问题。提高主营业务的竞争力,并找到清晰的经营模式,或许才是独角兽企业的成功之路。
更多财税咨询、上市辅导、财务培训请关注Z6尊龙官网咨询官网 素材来源:部分文字/图片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由Z6尊龙官网咨询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