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对资本市场影响几何?
科创板整个时间进程都是很快的,预计今年的5、6月份会出台第一批企业。
对于整个资本市场上的影响方面,文件出台后都较为明确,在整个资本市场上的定位都是比较高的。从用词来看,“增强资本市场上对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一个驱动,服务。”这里面包含完善的资本市场上的一些基础制度,然后支持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的一个建设。
所以从整个放在我们资本市场上的一个角度来说的话,整个定义都是比较高的,对标的肯定是国际化市场,所以在之前市场上有猜测,拿来跟新三板比,或者跟创业板比,整个相对比的意义并不大。
我们更多地是希望大家去关注,科创板对整个资本市场上有什么样的影响。
大家较为关注的一个是科创板企业的质地问题。上交所给了五条标准,从五条标准来看,基本上是以市值为核心,其实与之前的新兴战略板,具有一定的相似度。但是也可以看到五条标准各有侧重点。
对于这五条标准的,之前很早也给大家做过一个测算。当时放在整个资本市场上的角度就是,这五条标准对创业板包括未来要去IPO的一些企业,大概到底是属于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我们取了从2017年1月1日到2019年1月8号,这一区间段的创业板中已经发行的次新股的财务数据,跟其上市前的财务数据,拿科创板的上市标准去进行了一个筛选。
因为第五项标准,它是带市值的,然后,有些未盈利的有些特殊性的一个选项,所以我们主要是跟财务数据当中前四项当中有明确财务数据的一些指标去进行一个核算。
核算的结果大概是,同时符合科创板前面四项标准的创业板企业为3家,同时符合其中的三项的有36家,同时符合两项的是有35家,只满足其中的一项标准的为70家,合计是144家(已剔除重复项)。在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的1月8日期间,整个创业板近两年中上市了171家公司,也就是说,按这套标准来看,96%的创业板的股票是符合这个标准的。
当然上述提到的96%的企业是符合标准的,实际上主要是从官方的最低的一个门槛去看。当然,如果从实际操作当中,创业板的企业包括创业板第一批发行的一些个股,与当时创业板的发行的一个标准来说的话,最终上报的企业整个质地是远远高于官方的标准的,基本上从各指标来说,最低的都会在两到三倍,财务的指标高于五到六倍的也有,所以整个创业板当中,如果按执行的标准来说的话,能符合这个标准的企业较少。
这当中,如果再去细分,就纯按官方的一个标准来测算,以前面提及的144家作为标的,这里面多数企业是偏向符合这种标准的,更多的是,符合盈利的要求。但是如果说,按整个科创板的标准来看,按研发和市值测算,满足的数量则相对较少。
也就是说,按这个逻辑去看,科创板首批包括前面几批,为了不跟创业板形成一个完全竞争的关系。科创板所注重的标的,应该更加注重的是市值和研发能力,所以对盈利的要求反而是较低的。这样在整个实际操作过程当中才能出现一个差异化,所以我们预期整个创业板和科创板的首批或者前面几批的标准,企业是会远远高于五大官方标准。
50万元、24个月的门槛会对投资者产生什么影响?
目前整个科创板法定的是50万的投资门槛,这个门槛肯定是低于新三板的500万的一个金融资产门槛。那么,这到底会对投资人产生什么影响呢?
其实所谓50万的门槛,比较有参考性的为融资融券,融资融券开户的门槛也是50万,截止2018年年底,融资融券账户有472万个。那么个人投资者在里面就占了470万,而机构的只有1.7万。
从这里可以看到,整个国内资本市场的一个投资结构体系,还是一个以散户为主的结构。那么科创板出来后,到底会不会分流场内的一些市场资金呢?
实际上,从整个账户的比例来看,A股目前总的股票账户不到1.47个亿,当中融资融券的账户在这里面的占比更是很小的比例,当然这里面个人的50万资金所占的资金池肯定是比较大的。
所以对于这种投资结构来说,其实能影响的资金量是比较少的,所以说对于整个市场,不像创业板当时出来的时候,市场一有消息倒是出现了比较大的一个跌幅。但是我们对于科创板的一个判断,对整体市场当中影响不会有这么大的,大家不用担心这一块资金的分流程度。
预计科创板市场规模3000亿元
另外一个对资金分流程度,大家比较关注的就是科创板大概的规模。
如果说第一批预计是20到30家企业,如果按上市标准的情况来看的话,因为最低的标准就是第五项,这块就是四五十亿,前面的10亿也好,20亿也好,其实在首批企业,包括券商去推荐的话肯定不会卡的最低标准,那么往上看基本上平均算下来单个企业是100亿的市值规模,首批企业如果是20到30家的话,这个市场大概是3000亿的市值的规模。
如果说是3000亿市值的规模,而总市值按发行比例来计算,它的股本在4万亿以下的,基本上是按不低于25%,4万亿以上的不低于10%。这样算下来不到1000亿。几百亿的资金需求,搁在二级市场上所分流的资金是非常有限的,回到最初所说的对资本市场上的影响,悲观程度反而不会有那么高。
另外一个对于资本市场的影响,就是交易制度。据官方披露的资料显示,科创板将放宽涨跌幅限制,上市前5天不限涨跌幅,第6天开始设限20%。
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内的以个人投资为主的投资结构下,整个资本市场当中,大家还是会比较关注涨跌幅比较高的一些个股,最起码在吸引资金方面会有一定的关注度,而且关注度会比较高。所以预计整个科创板当中的首批的一些企业受到的关注度都会非常高。
企业要不要上科创板?
如果企业符合上市标准的话,甚至能高于这个上市标准的话,可以去做一个上市安排,如果符合这个标准,那你肯定是去申报。
企业在申报时,一个是注意审批的时间,审批的时间目前预计是六到九个月,从流程来看,肯定会有一个预沟通,然后是申报时同步交存工作底稿。再往下就是受理股份、问询,问询可能包含多次的问询,然后是上市委员会的一个审议,再提交给证监会。
实际上,这是把整个审核下放给了上海证券交易所,给了上交所一定的审核权限,所以在最新公布的上一届的发审委当中,是没有一个是来自上交所的,这也含有一定的一些因素。
对于企业而言,一个是时间周期,第二个其实就是上市费用。费用这一块,如果按我们所说的注册制市场当中,必然又跟信披是一个完全匹配的一个市场。那么,企业未来所需要信批的一些成本将会很高,而且,这跟企业在市场当中所受到的待遇,跟需要花费的成本是有一定的正比关系的。
因此企业在选择时,首先需要看企业的性质,性质当中,所从事的行业是符合国家战略的,或者是具有关键的核心技术的,市场认可度比较高的科技创新类的企业是符合科创板服务群体的。
而创业板面向的是无法在主板上市,同时又是属于创业型且比较偏中小型的企业,或者是一些高科技产业的企业,这一类的企业比较适合上创业板。
新三板这一块主要面对的是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的中小微的一个发展服务。所以从整个市场的定位来说的话,三个板块侧重点各不相同,所以企业符合哪个板块的定位,然后再去寻求你所能上的一些板块。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企业来说的话,还有一个特殊的选项,即双重股权架构。
双重股权架构其实也是对应着此前就提及的跟国际市场的一个对标的。因为目前国内很多知名企业,因为双重股权架构问题而寻求了去海外上市,包括去美国去香港,最近这几年海外上市的企业数量也比较多。所以整个双重股权架构这一块,实际上,也是对接了国际化市场。未来海外上的一些公司如果想回归到国内的资本市场舞台,科创板将提供了一定的制度便利。
投资者如何挖掘机会?
对于整个市场的投资机会,大家可以跟随整个资本市场的(走势)。
首先,时间点方面,整个征求意见稿的方案肯定会在两会公示期间明确。时间落在整个三月底、四月初的时候基本上可能有一个定稿。实际上,首批企业推行的速度,发行的速度会比较快,这首批企业当中,放在国内资本市场的这种环境当中,我们认为这一批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受到的关注度都会很高。
这也必然会带来一定的投资机会。首先,在前期没有明确的首批上市标的出来之前,市场上关注的比较多的是券商。因为一个新的板块出来,不管是对它的交易还是对未来一些投行的估值都会有一定的提升。
另外一个是创投类企业。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前面提到的整个首批的企业质地会非常高,肯定利好的是比较高端的创投企业。
在科创板消息出来之后,市场上爆炒的一些概念的个股需要大家去做一个细化。这里面肯定有一些质地比较高的企业,才会有真正的投资属性。这也是在A股中所说的,前期的一个预热阶段当中,要从市场挖掘的话,这两大类企业受到的关注度会比较高。
首批企业出来之后,我们判断整个资本市场上的估值体系都会有一定的变化,首批出来的一些企业的话,因为针对的是一些高科技创新型产业,从文件的描述来看,包括人工智能、互联网等,也是一些比较高端的科技类的企业。
那么高端的科技类企业跟所有同行业企业,可能会带来一些主题性的投资机会。
因为注册制之后肯定就不会是23倍市盈率的发行价。我们估计是科创板的整个发行率肯定会高于23倍。创业板现在的估值大概在30倍左右。而科创板首批企业在行业内有一定的知名度,那市场会给一定的议价的一个估值,那么整个估值来说,四十倍发出来科创板,可能会算比较正常的一个发行率。
那么在整个市场当中,再加上首批企业上来后有资金去追捧的话,整个板块的估值都会往上有一个比较大的上涨。在这个大的上涨当中,如果同行业当中优质的企业涨得太高,那资本市场会不会退而求其次,比如说往下排名,稍微靠第二,第三名的这一类的企业去做一个布局,这里面肯定会带来对应的一些板块的投资机会。
这里面所说的主题性的投资机会,是因为市场的一些反应可能会带来的。
从中长期角度来看,大家一直讨论的是,国内的资本市场的估值一直是比海外的资本市场估值高的。事实上,这里面的一个估值的差距在于大家还是把中国看作新兴市场,而且GDP的增速都是不一样的,所以说在一块给高估值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是从中长期来看,这里面根据企业的属性,在短期内是很难看到的,短期内不会说有出现一个比较大的一个放缓的状态。
那么这批企业受到的关注度比较高之后,就像我们创业板,发行出来之后会有一波比较高的上涨,之后估值会有一个逐渐往下移的一个过程。当然这个估值下移的过程,实际上是估值消化。在这个过程当中,首先,要看这些企业的质地,而质地就是它的业绩增长能不能去消化它的估值,是需要大家去做一个参考的。所以为什么对信息披露、对保荐机构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因为在设置的门槛时,是希望投资人有一定的风险识别能力。
所以,对于科创板而言,如果大家对基本面,或者是对研究一个企业的把握度,对一个企业的全方位了解,没有这么全面的话,未来整个科创板的投资受到的影响会比较大。所参与的机构、投资人专业度等肯定是有区分的,大家所涉及的面是不一样的,所以对于普通投资人来说的话,所面临的压力是比较大的,需要大家去做一个充分的了解。
精彩提问
50万元、24个月证券交易门槛,会打击市场交易热情?
彭海:对于投资者的适当性问题,首先,科创板对投资者的要求比较高,无论是分析企业的能力,亦或是风险承受能力,都需要加强,所以50万的门槛是需要的;然后,50万门槛,如果放在资本市场上,可以对比融资融券的投资门槛,包括新三板也有一个门槛,500万,实际上影响因素并不会很大。
追溯2014-15年的牛市,当时融资融券活跃度很高,且在其中的贡献度比较大。所以,50万门槛,对资本市场上的影响因素不会太大,反而会带来一定的机会。
另外,对于24个月证券交易的门槛,这对于投资科技创新类企业,是比较符合的。其实,对比创业板,虽然券商开户非常容易,但实际上也有一个门槛,必须具备半年以上的交易时间。由于这一类企业的自身风险、估值因素,所以要求投资者熟悉资本市场,是非常有必要的。
中小投资者,参与科创板的捷径?
彭海:因为科创板存在50万的门槛,对于个人投资,如果对科创板的某一家企业非常感兴趣,那建议通过认购公募基金的方式,参与其中。所以,预计未来肯定会公募产品专门针对科创板设计产品。
那么,对于产品设计的影响,参考现有的创业板、主板公募基金,都会有一个匹配度,所以,只需满足科创板的门槛,其实影响因素不会很多,只需在产品设计中,对所涉及的标的,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即可。
对比新三板,科创板的注册制有何不同?
彭海:科创板与新三板的注册制比较,首先,二者定位的角度不同,科创板的定位是,服务国家核心技术的创新型、创业型企业,而新三板主要是服务中小微企业;
其次,企业的这些性质当中,实际上。新三板的10000+家企业中,大部分企业还处于发展中,成长性有很大不确定性,所以投资者的避险程度与科创板是不一样的,所以注定两个市场的交易环节、投资者关注程度不同;
然后,反馈在市场的交易行为,因为现在科创板还未推行,如果回顾2015年牛市中,新三板也是有一波行情,虽然500万门槛,仍然有一定的参与度,现在新三板出现持续性的调整,投资者对科创板、新三板的政策预期完全不同。
科创板,对券商、保荐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的责任?
彭海:因为注册制,肯定与信息披露的关联度,肯定是有一定的强化。对于信披,首先,强化行业的信息披露;第二,突出经营风险的披露;第三,对于股权质押高风险的披露,第四个、包括重大交易与关联交易的披露,都包含其中。不仅是会计师事务所,包括对券商、保荐机构的要求,都非常严格,所以每家机构的责任都很大。
不仅仅是会计师事务所,其实,券商这一块,你必须需要参与战略配售,第二个就应出具价值投资的研究报告,第三个除了收取经纪佣金之外,然后还有强制的股票托管,都有明确的描述。
科创板,未来会不会陷入分化?
彭海:对于科创板中长期走势,从理性市场的角度看,未来分化是必然的。因为企业的经营行为、行业中的龙头、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必然是发展向好。
对于短期市场活跃度,需要看第一批企业的质地,而科创板第一批或者前几批的企业,质地大概率都比价高。那么,我们非常希望科创板的企业能诞生未来的独角兽。而这才是真正从国内资本市场上,孕育而出的独角兽。
科创板落地,对新三板利空?利好?
彭海:从系统的角度来看,首先,因为之前科创板的出台,新三板的政策有一定的延后,未来科创板推出后,新三板的改革进程可能会提上日程;
其次科创板,对于新三板的发展状态,目前,多达10000+家企业挂牌,而其中的一大批企业,是具有科技创新类的企业,同样需要国家做一个重点扶持。
所以,我们相信,未来改革政策对新三板会有一定落实,而时间表,肯定在科创板落实之后。
科创板,能走向“去政策干预”的自由化?
彭海:对于去政策干预的自由化局面,在目前国内资本市场、科创板,正在形成去政策干预的过程中,通过制度的完善,中长期的确在往这个方向改革,科创板出来后,投资者们对这一趋势的认可度有一定的加强。
科创板的退市制度,是史上最严吗?
彭海:整个科创板的退市制度,是严格遵循“宽进严出”。因为,注册制本身就是追求“宽进严出”。但,对于科创板前几批上市企业,估计很难出现退市情况。
而对于中长期,“宽进严出”的注册制需求,是肯定存在的。所以,未来包括的持续监管办法,严格提到的退市制度,科创板必定会出现退市案例,而且会比较多,这是需要投资者务必关注的风险点。
因为从整个制度设计来看,合理严格的退市制度,是跟注册制配套的首要政策,。为了优胜劣汰,适者生存,通过市场化的运行,必然看到的结果。在注册制之下,追寻的就是“宽进严出”。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由于上市公司前期的商誉问题,计提现象在A股泛滥。对于这类企业,未来中长期在科创板上市运行,由于自身经营问题,不再符合挂牌标准的企业,退市反而是一种最好的出路。
所以,科创板出来后,必然会影响整个国内资本市场的格局,未来国内资本市场的生态,也会逐渐向注册制靠拢。
更多财税咨询、上市辅导、财务培训请关注Z6尊龙官网咨询官网 素材来源:部分文字/图片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由Z6尊龙官网咨询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处理。